关于印发 《赤壁市深化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方案》的通知
索引号 : 011346509/2025-15419 文       号 : 赤政办函〔2025〕6号
主题分类: 社会福利 发文单位: 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名       称: 关于印发 《赤壁市深化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25年06月19日
有效性: 有效 发文日期: 2025年06月14日
赤政办函〔2025〕6号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赤壁市深化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
《赤壁市深化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赤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6月14日
赤壁市深化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省及咸宁市深化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活动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要求,切实解决赤壁市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质效,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巩固2024年市政公用领域“五大环节”整治成果,重点解决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领域存在的项目准入违规、协议履约缺位、行业监管不力等突出问题,通过强化全过程监管、优化服务承诺、完善制度机制,提升公共服务质效和群众满意度。
二、整治重点
围绕城市供水、供气、城市和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特许经营活动中项目准入、协议履约、行业监管、服务群众、行业发展等五个方面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治理。
(一)项目准入不规范。
项目提出部门对特许经营项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可行性评估论证,是否按程序会同有关部门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审查,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是否合理,审批手续是否合规,是否报市人民政府审定,项目发生重大变化是否重新报审。
项目实施机构是否按特许经营新机制执行项目。是否根据审定的项目实施方案,未通过招标或竞争性谈判等方式确定特许经营者。项目招标采购过程中是否存在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量身定制资格条件、弄虚作假骗取中标、虚假招标、围标串标、定向评标等问题。
(二)协议履约不到位。
项目签订的协议要素是否全面、是否权责对等,协议是否存在承诺固定投资回报;协议各方当事人是否按协议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特许经营者调整收费价格是否符合特许经营协议明确的价格确定方法和调整程序;特许经营者提供的供水、供气等公共产品和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协议约定。
财政部门及行业有关部门是否截留、挪用、坐收坐支由政府统一收取的特许经营项目用户付费款额,不按特许经营协议约定向特许经营者支付服务费,影响企业正常运营。
(三)行业监管缺位。
行业有关部门是否违规审批并实施特许经营,是否对特许经营者执行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产品或服务技术规范等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是否对项目建设运营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是否定期开展运营评价(绩效评价)或者中期评估。是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违法违规和违反协议约定行为及时督促整改并依法依规处理。是否存在“以罚代管”执法现象,是否及时响应企业合理诉求。
(四)服务群众不优。
行业有关部门是否及时处理12345政务服务热线、信访等投诉举报事项。特许经营者是否对服务区域内所有用户普遍地、无歧视地提供服务,对新增用户实行无差别待遇;是否提供产品质量不合格、收费不合规、服务不及时,利用垄断地位随意调整服务价格、绑定其他收费项目、获取违规收益。
(五)行业发展滞后。
行业有关部门对特许经营者主体责任压实不够,应急水源储备不足,极端天气供水供气保障能力薄弱,污水、垃圾处理质效不高,风险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特许经营者未按协议约定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上持续更新、加大投入,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存在短板。
三、整治措施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围绕“查改治”贯通的工作主线,以“五聚焦、五强化”为抓手(聚焦准入规范、强化源头治理;聚焦履约监督、强化契约精神;聚焦监管效能、强化智慧赋能;聚焦群众需求、强化服务质效;聚焦行业升级、强化发展动能),压实部门责任、细化整改路径,确保整治工作靶向精准、措施务实、成效可见。
(一)严格规范项目准入,强化源头治理。
1.清理违规项目。制定《赤壁市特许经营项目合规性排查清单》,重点核查2024年以来实施的特许经营项目,重点整治未公开招标、变相融资等问题。(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2.严把审批关口。建立“需求导向+容量上限”双重评估机制,市发改局依据区域人口密度、公共服务需求、财政承受能力等指标,确定项目是否有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和规模是否合理,遏制项目盲目扩张和虚报规模行为,明确禁止“超标准建设污水处理厂”“冗余燃气管网铺设”等浪费性工程。推行“全生命周期成本核算”,将项目运营维护费用纳入审批考量,对全周期成本超行业均值30%的项目,要求重新优化方案或暂停审批。(牵头单位:市发改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城管执法局)
(二)强化协议履约监督,压实契约责任。
1.建立履约“红黑榜”。制定《特许经营企业履约评价细则》,围绕资金投入、设备维护、服务质量等指标,每季度开展量化评分。对连续两季度评分低于80分的特许经营企业要求限期整改,拒不整改的启动退出机制,并依法追偿违约金。对新增的特许经营企业设立企业履约保证金制度,按协议金额5%收取,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局、市财政局、市水务集团)
2.保障资金支付。建立特许经营服务费支付“绿色通道”,财政部门每月10日前核对账单,确保30日内支付到位。(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城管执法局)
(三)提升行业监管效能,构建智慧体系。
1.智慧监测全覆盖。搭建城市生命线工程数据平台,2025年6月底前完成供气企业数据接口对接;12月底前完成供水、污水数据接口对接。(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市政数局)
2.执法规范化行动。市司法局根据咸宁市行政执法相关规定,指导各特许经营行业有关部门在2025年9月底前完成执法人员培训,杜绝趋利性执法。(牵头单位:市司法局;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分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住建局、市市场监管局)
(四)优化群众服务体验,破解急难愁盼。
1.开展“阳光服务”行动。供水、供气企业2025年5月底前通过官网、社区公示栏公开服务承诺,同步开通微信公众号“扫码评价”功能,评价结果纳入企业考核。设立24小时服务专线,实行“首接负责制”,工单2小时内转办、48小时内办结。(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政数局,市水务集团)
2.专项整治违规收费。2025年8月前,对全市燃气、供水企业开展“双随机”检查,重点查处开户费、捆绑收费等违规行为。对已确定违规收取的费用,责令企业限期退还,并通过媒体公示退费案例。(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市融媒体中心、市水务集团)
(五)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补强短板弱项。
1.夯基固本促升级。聚焦协议规范与技术创新,强化合同履约,填补服务空白区;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用,提升设施智慧化、低碳化水平。(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局,市水务集团)
2.制度革新保民生。制定完善市政公用行业风险应急预案,保障水源、气源等供应安全。推动市政公用服务价格改革,及时办理定调价事项。推进行业监管平台建设,强化制度执行。(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城管执法局,市发改局)
3.协同联动强韧性。打造平战结合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城市生命线系统抗风险能力。建立健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及时、高效处理突发事件。组建供水、供气、供热“专业应急抢修突击队”,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定期组织联合应急演练,提升极端天气、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牵头单位:市住建局;责任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市水务集团)
四、工作要求
(一)建立协作机制。
建立“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监委牵头抓总,部门协同推动”联动体系。由市纪委监委牵头建立协作机制,由市纪委分管负责同志和市住建局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召集人,协作机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市住建局、市发改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分局、市财政局等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派出纪检监察组作为成员单位共同参与。
(二)压实部门责任。
市住建局负责排查市城市供气和生活污水处理特许经营活动中的突出问题,并落实好整改工作,配合省住建厅搭建行业监管平台。市城管执法局负责排查和整改市垃圾处理特许经营活动中的突出问题。市水务集团负责排查市城市供水特许经营活动中的突出问题,并落实好整改工作。市生态环境分局负责加强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保竣工验收的监管,依法查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违规排放行为,做好市内危险废物处理工作中突出问题的排查整改工作。市发改局负责加强特许经营项目实施的政策指导,分析研判供水、供气价格标准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对项目审批、核准和招投标等环节进行监管,全面排查问题线索。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对特许经营项目特种设备、计量设备和计量收费行为进行监管,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排查是否有扰乱特许经营项目市场经营秩序的问题,依法查处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或者强制捆绑搭售等违规违法行为。市财政局负责对市内特许经营项目实施过程中财政资金管理工作进行排查,协助项目主管部门统筹做好项目经费筹措工作,按时支付特许经营服务费,在项目预算、项目建设和债务情况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市司法局负责指导各特许经营行业有关部门执法人员的培训,杜绝趋利性执法。市政数局负责城市生命线工程数据平台接入工作,规范窗口服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提供2024年以来在市招投标中心交易的特许经营项目清单。市应急管理局负责配合并指导行业有关部门做好应急演练,提升应急能力。市融媒体中心负责宣传报道特许经营整治活动中典型案例、亮点工作,营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市协调机制办公室将采取“日常巡查、专题调度、暗访抽查、定期通报”等方式进行督导检查,对责任落实不到位、敷衍塞责走过场的单位和个人将严肃追责问责。
(三)强化调度督导。
用好问题线索台账、重点案件台账、问题整改台账,定期汇总情况、统计分析、通报数据。市协作机制办公室每月召开一次协作机制联络员会议,加强工作调度督办,适时召开协作机制全体会议和工作推进会,对集中整治进行统一调度。适时开展评估,重点关注违纪违法和行政违法案件质量、纪检监察建议质量、制度机制落实、平台建设进展、群众诉求化解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