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学校门口小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54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 11346509/2018-1548041 文       号 : 无
主题分类: 政务督查 发布机构: 赤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名       称: 关于对《学校门口小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5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18年12月14日
有效性: 有效
尊敬的孙菲嫣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学校门口小食品安全问题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局自收到第54号建议后,局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织相关股室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和部署,制订工作方案,并成立市人大第54号建议办理工作承办小组落实此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升防范意识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地切实加强对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的宣传工作,营造人人关注、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进校园的食品安全工作,今年我局分别在各学校开展了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指导活动,并派专家到实验中学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培训,截至目前,共发放《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宣传单480余册,重点宣传如何识辨假冒伪劣食品、过期食品、三无食品等知识,并要求各校学生不要到食品流动摊贩和食品无证经营店购买食品,为整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局还通过赤壁手机报、云上赤壁、本局政务网等专业渠道进行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极大限度的提高广大师生和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加强检查,强化整治力度
2018年我局先后联合市教育局开展了春秋两季开学期间的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并对检查结果与市教育局联合发文在全市各学校幼儿园进行了通报。并把此项工作纳入我局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内容,结合日常监管工作常抓不懈,在整治工作中严把三个重点,即重点区域、重点食品品种、重点整治内容、重点整治对象。整治重点区域为:第一初级中学、第五初级中学、蒲圻初级中学、实验中学、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二小、三小、营里小学等学校食堂、小卖部及周边食品经营店。整治的重点品种为:粮油及米面制品、奶制品、熟肉制品、饮料、儿童食品、酱油、醋、食盐、生鲜肉品、水产品及各种烧烤食品、即食食品、散装食品等。整治的重点内容为: 是否持证经营、食品及食品原料购进是否索证索票、进出食品是否有查验记录、食品标签标识是否规范合法、是否购进过期食品和“三无”食品、餐饮用具是否按规定消毒。同时在整治工作中做到三个“不放过”,一是一家整治检查不到位的不放过;二是一家发现问题整改不到位的不放过;三是一家有严重违法行为查处不到位的不放过。四是源头把控,标本兼治。学校与校园周边是“五毛食品”泛滥的地方。今年,我局实行源头把控,对赤壁市兴地广场的儿童方便食品的8家批发户,都要求他们进一步完善索证索票与销售台账,这样“五毛食品”的购进渠道与销售情况都在我局的掌控之中。坚决杜绝“问题食品”流入我市学校及校园周边经营户。五是加大抽检力度,今年我局加大了对校园及周边的食品经营户的抽检力度,今年已抽检3次,抽检食品批次50批次,合格率达100%。六是开展专项检查,今年6月份,对赤壁市二实小校门口的一家无证经营的食品经营户,我局已进行了取缔;7月份,对赤壁市第一初级中学校门口的3家食品经营户因销售“5毛食品”,我局进行了立案查处;今年10月份,对蒲圻师范的4家无证经营的食品店,我局依法进行了取缔.
截至目前,此类专项整治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760人次,执法车辆160台次,整治检查学校及周边食品店、餐饮店、食品流动摊贩共388家,立案查处10家。
三、加强联合执法、形成执法合力
今年,我局积极与公安局、城管执法局、工商局、教育局等部门联动,开展了一系列的联合执法检查活动,强化了整治力度,提高了整治效果,对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起到了强大的震慑力。通过全面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整治工作,我市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环境较往年有明显好转。
四、今后工作打算
虽然我们在整治工作中取得一定成效,但少数学生及食品经营户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加之食品流动摊贩犹如“游击队”,打则停止经营,不打仍旧复出,致使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仍然成为我局监管的“肿瘤”隐患。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宣传和整治工作力度,积极探索长久有效的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为校园创建一个绿色健康的周边环境,尽最大能力确保我市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
2018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