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词搜索:

关于对《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的建议》68号提案的答复

索引号 : 11346509/2018-1548000 文       号 :

主题分类: 政务督查 发布机构: 赤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

名       称: 关于对《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的建议》6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18年12月12日

有效性: 有效

程东林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的建议》提案第6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2003年开始到2017年农村公路建设期间,在上级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高度重视,全市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农村公路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全市累计修建农村公路2027.423公里(县道172.536公里、乡道669.299公里、村道1185.588公里),完成危桥改造加固13座,新建渡改桥18座,农村公路生命防护工程654.318公里,超额完成了预期规划目标,完成投资4.51亿元。全市农村公路通达深度显著提高,农民群众出行问题有效改善。2015年,根据省市“三万”活动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实现我市“村村通客车”的目标,我市累计完成“村村通客车”线路改善479.47公里。为我市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我市农村公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由于我市人口多、底子薄、欠账多,农村公路发展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路网还不完善、技术等级低、发展不平衡、养护管理工作体制机制还不健全等问题普遍存在。在“十三五”期间,我市交通部门将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关于加快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深于开展“四好农村路”,力争新建改建农村公路700多公里,加快剩余乡镇建制村和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加大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桥改造和窄路加宽改造实施力度,以湖北省关于实施“四好农村路”三年攻坚战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和《湖北省农村公路“十三五”建设规划》为契机,将农村公路建设与扶贫攻坚给结合起来,争取资金投入、强化监督、提高标准、确保质量等目标要求,着力解决我市当前农村公路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加快农村公路建设

“十三五”期间,全市将争取新改建农村公路700多公里。主要以20户以上自然村的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逐步实施县乡道窄路加宽200公里,提升农村公路等级,推进农村公交和物流发展为重点,加固改造农村公路桥梁156米,全面完成农村公路生命防护“455”工程建设1313.43公里。

二、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

按照国家和省确定的农村公路应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我市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需求特点、自然地理条件等,“十三五”期间,我市交通部门将明确各乡镇建设农村公路时应按照国家标准建设路基必须保证6.5米。路面确保4.5米,每2-3百米必须增设错车台一个,路肩培土宽度不低于0.75米。

三、强化建设资金保障

为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与管理,我交通部门在积极争取上级计划和资金的同时,要求各乡镇村也要拓展筹资渠道,逐步建立国家扶持地方财政投入、社会公众参与、群众自愿出资投劳相结合的农村公路资金筹集机制,采取“一事一议”“村规民约”等民主决策方式弥补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不足的问题。

四、建立养护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首先要建立资金落实的长效机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市政府要以文件形式明确地方财政对农村公路养管的出资标准,制定日常管养资金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的具体计划,尽快设立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农村公路管养专项资金,建立稳定的养管资金来源渠道,是形成农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的首要前提。

其次是建立人员配置的长效机制。目前我市交通部门已成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公室,如需规范运转,政府应明确管理体制,规范人员编制,尽快制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及工作经费标准,并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费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统一拨付。

此外,还要建立考核评比的长效机制。一是制定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考核标准,把考核分为日常检查、半年评估和全年总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公室可将全年的检查考核结果报送交通局,再由交通局呈报给市政府作为对乡镇年度考核的一个目标依据。二是把农村公路养护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建立市对乡、乡对村的层层考核机制,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主体意识。只有通过这种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才能使我市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并最终实行有路必养。

感谢您对交通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2018年11月6日

附件:
分享到:
./t20181212_1548000_app.shtml
./t20181212_1548000_xxgk.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