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镇201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乡村振兴发展思路
一、2018年上半年工作回顾
2018年上半年,全镇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务实重行,大力弘扬“马上就干、真抓实干”精神,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双过半”目标,为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开启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神山建设新征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经济发展平稳向上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抓手,文清村金果源现代农业、湖北神龙节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岩棉材料等5个项目纳入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库。同时,策划了23个项目,签约了7个项目,开工建设5个项目。预计全镇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180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98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5000万元,国地两税总收入480万元。
(二)现代农业稳步推进
一是积极推广新型种养殖模式,以宋河中垸、三垸、四垸为中心,建设10000亩稻虾连作种养殖基地;二是做大做强以文清村金果源现代农业、洪岭村惠民果业为龙头的专业种植大户,辐射带动3000亩优质水果基地建设;三是以荣禾农业生态有限公司为载体,采取“基地+农户”模式,以点带面,在熊岭、莲塘、油岭、青云四个村新建油茶基地2000亩,改造老茶叶基地1000亩;四是推进钟鸣村、莲塘村美丽乡村建设,推进莲塘村总投资900万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建莲塘村稻虾连作基地800亩;五是完成精准灭荒2300亩;六是完成了投资120万元的孔家池堤防加固维修和公路硬化工程;
(三)民生事业全面发展
一是投资970万元的镇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300万元。垃圾中转站于4月底投入运行,目前已处理垃圾310吨;二是完成新区十字路口道路两边绿化、亮化工程建设,道路拓宽项目正在进行中;三是做好杨西线宋河段道路连通工程建设,目前已基本贯通;四是新建通组公路11公里,还有8公里道路正在建设。在洪岭、西凉、油岭等村组公路安装安全防护栏6.7公里。五是积极争取市水利部门支持,将张家坝水厂列入全市2018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计划,计划总投资877万元,改造后日供水6000吨,净水工艺也将得到大幅提升。目前正在进行进水管道,沉淀池改造升级,前期征地工作同步进行;六是扎实推进河湖库长制,先后在西凉湖桥堤、张家坝水库组织开展清河行动,规范整治湖库养殖行为。
(四)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大力推进网格化、信息化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整治扰乱社会治安和市场秩序行为,社会治安局面持续稳定;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建设平安和谐新神山。二是坚持领导干部定期接访制度,及时回应和解决群众诉求,未出现集体访、越级访、非正常访现象。积极配合市法院开展“雷霆行动”,采取“流动审判车”形式现场发放神山采石厂拖欠农民工工资、运输费等345万元;三是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责任制,狠抓非煤矿山、道路交通、食品药品等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形势稳中向好;四是启动镇综治维稳中心建设。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一是思想解放不够,部分干部群众因循守旧,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二是产业结构不优,发展后劲不足,缺乏大项目、大企业的支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够紧密;三是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生态环境保护等与广大人民群众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四是少数公职人员的能力、素质和作风不太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和新要求。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8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目前,我们神山正处在经济走势向上向好发展的优势期,全镇干部群众精气神进一步激发的提振期,各种有利因素条件向神山汇聚。我们必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引,把承诺变为现实,把“项目单”变成“成绩单”,把“美景图”化成“实景图”,脚踏实地,埋头肯干,真正用实际行动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起开启神山发展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根据镇党委的工作部署,2018年下半年将继续围绕全年工作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创新驱动绿色崛起,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努力开创鄂南现代农业大镇建设新局面,开启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神山建设新征程。
(一)聚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没有产业支撑,就没有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就没有了依托,农民增收只能是一句空话,乡村振兴更无从谈起。结合神山当地产业发展的特色,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1、以特色基地建设为抓手,推动现代农业规模产业化。
加大农业特色产业的培育,培育一批规模比较大、标准比较高的产业基地。一是依托万亩水产基地建设。依托西凉湖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在全镇鼓励和引导创建2-3个水产品知名商标和品牌,努力打造“水产品电商特色小镇”。充分发挥“马狮湖”品牌效应,做好万亩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建设;支持神民水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绿色、无公害水产品;支持宋河四垸万亩“虾莲”、“虾稻”基地建设。推进神山镇水产品交易中心建设。二是依托万亩苗木基地建设。以金龙苗木公司、华璟园艺公司、西凉湖香谷园艺场为龙头,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发展苗木产业。三是依托万亩茶叶基地。积极发展茶产业,不断扩大茶叶基地规模,大力推广绿色有机茶生产技术。鼓励支持恒昇农业、荣禾农业等企业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四是依托万亩优质稻基地。在宋河和马铺流域加大优质稻新品种的普及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粮食品质,实现粮食丰产丰收。同时,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是依托万亩特色水果基地。以神山兴农科技公司为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全镇猕猴桃种植基地,打造绿色有机猕猴桃品牌。目前,己开发面积达万亩,并新引进高拉牵引技术,利用物联网和数字化管理技术,逐步把猕猴桃园建成“数字化果园”。支持神山兴农公司作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样板,协助公司在新加坡主板上市。努力打造金果源农业、毕畈果园为高档特色水果基地。
2、以农业旅游休闲为抓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发挥神山区域特色与优势,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多元化产业,推动农业与旅游业高度融合。一是高起点规划。以《赤壁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为总体要求,根据神山特色,因地制宜,重点抓好旅游景点规划建设,统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整体规划,实行统一规划、规范管理,规划包装好休闲农业、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进一步明晰全域旅游发展定位。二是高标准推进。深挖农业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出台优惠政策,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做大做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加快旅游业与现代农业的高度融合,打造有地域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特色旅游农产品基地,初步建成一大批集科技、现代、生态、展示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三是特色化建设。加大力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实施“五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实现村庄绿化、洁化、亮化与美化。全镇努力打造四大田园综合体:有机茶园田园综合体、“水韵茶香”田园综合体、猕猴桃产业田园综合体、西凉湖田园综合体。
3、以特色湖鲜资源为切入,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壮大。
一是品牌打造“特而亮”。进一步挖掘西凉湖文化,通过举办湖鲜美食体验活动、文化采风等活动,将我们的特色虾蟹鱼藕的水产资源推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二是功能规划“准而新”。坚持规划先行,对现拆违后的西凉湖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统一标识标牌,植入湖鲜文化,彰显湖鲜特色。建设全镇水产品交易中心,为农民养殖的各类水产品搭建供需对接的平台。三是产业支撑“稳而实”。依托西凉湖秀美的湖光山色,以西凉湖旅游开发公司为试点,完善西凉湖周边道路、水电、环境等配套服务设施。以此为支撑,推动文旅、康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乡村休闲旅游特色发展。
(二)聚焦民生福祉增进,使群众幸福安全指数得到提升。
1、优化城乡人居环境。一是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天然气、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积极稳妥推进“气化乡镇”试点工作。二是继续加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三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确保人口形势总体稳定。
2、提升镇区功能品位。一是完成污水处理厂建设,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二是启动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三是统筹协调新老镇区发展,争取项目,筹措资金,对新区道路设施及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改善。
3、加强镇区管理水平。以市场化管理模式取代传统街道管理,将镇区街道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承包给专业公司,改善镇区环境。加大镇容镇貌整治力度,严肃查处出店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运输抛散滴漏等行为。继续开展控违拆违工作,实现存量递减、新增为零。
(三)聚焦打赢三大攻坚战,使小康社会加速全面建成。
1、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建立风险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全镇风险一张图、管控一张网。深入开展金融信用乡镇创建活动,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险的底线。维护社会稳定,深化平安神山和法治神山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提升“一感两度两率”。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推进食品药品“智慧监管”。强化安全生产“三种意识”,用铁的标准、铁的面孔、铁的手腕和铁的纪律,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2、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体要求,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加大“八个一批”政策落实力度,确保贫困村—莲塘村整体建设达到“九有”标准,顺利出列;现行标准下贫困户986户3693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持扶志、扶智、扶能相结合,增强“造血”功能,做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加强扶贫资金监管,严肃查处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确保脱贫成效让人民群众满意。
3、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实施蓝天、碧水和净土“三大工程”,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扎实推进“三禁三治”“三非三水”治理和突出环境问题整治。一是进一步加强矿山和建筑工地日常监管,严肃查处货车沿路抛撒,有效遏制扬尘污染。加强餐饮油烟治理,推进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提高空气质量。二是进一步落实“河湖库长”制,建立完善“一河(湖、库)一策”治理方案,定期开展“清河行动”,坚决杜绝非法捕捞和投肥养殖行为,有效保护水资源环境。切实做好西凉湖拆围后续管理工作,摸清查实渔民基本情况,妥善安置渔民生产生活。三是进一步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编制《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四)聚焦“三抓一优”开展项目建设,使神山经济高质量发展。
神山要发展,必须牢牢地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抓在手中,“没有项目,一动不动”。全镇上下要形成人人争项目、人人抓项目和大招商、招大商的浓厚氛围。
一是紧盯现有企业提质增效。二是紧盯乡村振兴战略,争取项目和资金。在协调现有的国土、水利等项目的基础上,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三是紧盯神山资源禀赋,引进更多的市场主体。要结合五大板块基地,加大对粮食加工、水产品(湘莲、小龙虾、湖藕)深加工、猕猴桃基地扩大等做细、做实,确保今年项目引进能发挥效益。
进入新时代,神山镇生机盎然,全镇人民意气风发。新时代属于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用行动书写担当,用实绩彰显忠诚,全面开启神山极速发展的新征程!
神山镇人民政府
2018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