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赤壁市官塘驿林场 返回赤壁政府首页

关于印发《官塘驿林场森林病虫害预防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9-17打印文章

各股室、分场

官塘驿林场森林病虫害预防工作方案》已经场党委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赤壁市官塘驿林场

2025612

官塘驿林场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为切实保护我场森林资源,及时监测和有效预防森林病虫害,把灾害降到最低水平,促进国有林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林场实际,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1.强化组织架构成立以党委书记、场长为组长的森林病虫害防治领导小组,分管林业领导担任副组长,林政股负责人、各分场场长、技术骨干为核心成员。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重大防治决策,确保防治工作高效推进。

2.细化专业分工由林政股牵头组建专业化技术小组,成员涵盖林业病虫害防治专家、监测技术人员、药剂调配专员等。技术小组负责制定监测计划、发布预警信息、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并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随时处理突发技术问题日常工作实行组长负责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人。

3.责任体系依据场林长制网络责任划分责任片区,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明确各分场负责人为片区第一责任人,护林员为直接责任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将病虫害防治工作纳入个人绩效考核。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对因失职导致病虫害扩散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主要工作措施

构建智能监测预警体系

1.智能化监测网络在重点区域(松材线虫病易发区、竹蝗易发区、白蚁易发区等)安装物联网监测设备,实时采集温湿度、虫口密度等数据,结合护林员日常巡林,构建“人防+技防”立体化监测网络。运用无人机定期开展全域巡查,提高监测效率与覆盖面

2.精准化预警机制建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病虫害预警模型,综合气象条件、历史发生数据、虫口密度等指标,科学划分红、橙、黄、蓝四级预警等级。预警信息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林场内部管理系统等多渠道及时推送至相关责任人及总场,确保预警信息快速传递。

实施综合预防性措施

1.提升森林健康水平制定长期森林健康经营规划,通过补植补造、树种更替等方式,逐步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混交林比例,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抗病虫害能力。定期开展枯死木、病弱木清理工作,建立清理台账,做到发现一株、清理一株,从源头上减少病虫害滋生。

2.推广绿色防治技术大力开展生物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科学释放赤眼蜂、瓢虫等天敌昆虫;推广使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同时,积极探索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新型生物防治技术。

3.加强物理防控手段在病虫害高发区域合理设置诱虫灯、诱捕器,定期更换诱芯与收集装置;针对重点树种或区域,安装防虫网等物理阻隔设施有效降低害虫侵入概率。

(三)完善应急响应机制

1.优化应急预案结合林场实际,制定《官塘驿林场重大森林病虫害应急防控预案》,明确疫情报告、应急响应启动、处置流程、物资调配等环节,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迅速、有序开展防控工作。

2.快速高效处置发现疫情后,第一时间划定疫区与缓冲区,对疫木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实施粉碎、焚烧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同时,对周边区域开展药物喷洒或生物防治,形成隔离带,阻断病虫害传播途径。建立应急处置物资储备库,储备充足的药剂、器械等物资,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开展。

3.深化联防联控与相邻林场、乡镇、林业主管部门建立紧密的联防联控机制,签订联防联控协议,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享病虫害监测信息、防控经验与技术。在疫情发生时,统一调配资源,协同开展防控工作,形成防治合力。

三、保障措施

1.强化科技支撑省林科院和咸宁市林业科研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与攻关。定期邀请专家到林场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组织护林员、技术人员到先进地区学习交流,提升全场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同时,积极引进推广无人机防治、生物防治新药剂等新技术、新成果。

2.保障资金投入将森林病虫害防治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设立专项资金,确保监测设备购置与维护、药剂采购、防治作业、技术培训等工作所需资金。积极争取上级林业部门专项资金支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建立严格的资金审批与监管制度,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林场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森林病虫害防治知识、法律法规及防治成果。组织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宣传周”活动,深入周边社区、学校开展科普讲座,发放宣传资料,提高群众对森林病虫害的认识与防治意识。设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疫情线索报告,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局面。

四、考核与评估

1.严格定期检查建立季度检查制度,由领导小组牵头,组织技术小组、林政股等相关部门对各责任片区防控工作进行全面督查。检查内容包括监测记录、防治措施落实、物资储备等情况,对发现的问题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并跟踪复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2.完善年度考核将森林病虫害防治成效纳入林场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制定详细的考核指标与评分标准,对各分场、护林员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对考核成绩突出的单位与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不达标或工作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并与绩效工资、职务晋升等挂钩。

3.科学效果评估每年年末组织开展防治效果评估工作,邀请专家、技术人员对全年防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与分析,评估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资金使用效益等。通过对比病虫害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指标,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存在问题,结合林场实际情况,优化下一年度病虫害防治工作方案,不断提升防治工作水平。

附件:
分享到:
./t20250917_4065926_xz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