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推行双随机监管“四新”模式
2022年,咸宁市以监管效能最强化、监管成本最优化、失信惩戒最严化和行政干扰最小化为原则,积极推行“信用分级分类+双随机”监管新模式,实施差异化监管。
一是信用分级分类,推行监管方式新理念。利用企业年报自主公示全国试点工作契机,在省局大数据能力监管平台功能基础上建设咸宁市大数据风险预警监督平台,通过企业法人身份证号码与防疫健康码比对,批量获取企业法人最新联系方式。通过年报“码码通”,完善了6.8万家企业法人的最新联系方式信息,打通了与“失联”企业的对接通道,提升了双随机抽查工作的精准度。根据《咸宁市市场主体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动态划分企业信用等级,开展市场主体“双随机、 一公开”差异化监管。按信用A、B、C、D四个等级依次增加抽查比例,对信用好、风险低的市场主体,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对违法失信、风险高的市场主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列入重点信用监管范围,实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的科学监管态势。目前全市已在24个领域推行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二是建立专家库,推行监管力量新队伍。采取从各部门遴选本单位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业务骨干,及聘用第三方机构专业知识好、业务能力强人员的方式,建立专家人才库,提高“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的精准性、针对性和专业性。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60人被吸纳进检查专家人才库。
三是强化抽查结果公示,推行监管信息新运用。按照“谁检查、谁录入、谁公开”的原则,由实施检查的牵头部门汇总确定抽查检查结果,将抽查检查结果通过湖北省互联网+监管平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政府部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真正做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2022 年6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税务局组成联合抽查小组检查3家重点企业。截至目前查补入库税款19.7 万元; 1户正在审理; 1户已移送公安机关。
四是开展跨区域执法,推行监管范围新拓展。2022年,咸宁、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仙桃、天门、潜江等九个城市签订了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知识产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职能,以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统筹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资源,破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安全感。截至目前,咸宁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将2起在抽查检查中发现的违法案件移交给武汉市市场监管局。
文章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