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年度落实驻村帮扶暨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总结
根据2022年度省、咸宁市及赤壁市乡村振兴考核工作安排,我局围绕驻村工作总体部署的要求,扎实落实驻村工作,结合职能职责,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现将年度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稳定驻村干部队伍
今年由于原驻村工作队员退休等原因,对董家岭村驻村工作队伍进行了相应调整,委派饶火林为驻中伙铺镇董家岭村第一书记,但亚民为驻村工作队员。我局原驻中伙铺镇洪水铺村、神山镇洪岭村工作队保持不变。局机关做好了驻村工作后勤保障,落实了驻村生活及工作经费、及时足额发放了各项驻村补贴。
二、科学制定帮扶工作计划
按照要求,我局包保中伙铺镇董家岭村、洪水铺村及神山镇洪岭村。局三个驻村工作队对脱贫户持续实施动态监测,完成入户遍访工作,形成第一手工作资料,摸清需求,建立了十件实事工作清单。党组班子成员积极对接有乡村振兴项目建设需求的驻点村,到现场实地踏勘,对接项目服务。我局负责同志到驻点村,与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开展村湾夜话访谈,进行深入交流。结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职能职责,从实际出发,制定了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计划,明确了工作措施,努力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激发脱贫致富的信心。
三、局主要领导开展深入调研
4月12日,原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健同志,及分管机关领导王移民同志一行,分别到洪水铺村、董家岭村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街接乡村振兴工作,下沉到产业发展基地开展了一次助推乡村振兴行动。6月7日,局主要负责人漆云梅同志,及分管机关领导王移民同志、驻村团长谢瑜桢同志及相关业务股室骨干一行,到中伙铺镇洪水铺村开展“一下、三民”与建档立卡脱贫户乡亲们及村两委党员干部亲密座谈,就防止返贫与帮扶工作、产业发展与农民就业情况、集体经济与项目发展情况等方面,就促农民增收深入调研,访谈存在困难,听取意见建议,从服务项目到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次助推乡村振兴行动。
四、驻村帮扶情况
(一)驻村工作队每月积极参加村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认真学习做好习近平对三农建设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市文件精神等102篇学习笔记,听汇报,看落实工作成效,专题研究下月的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工作任务清单,助推工作成果。
(二)三个驻村工作队今年开展两轮防止返贫监测排查识别对象,所在户籍1022户,其中,154户脱贫户进行家庭经营收入、务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排查工作,人均纯收入不低于国家标准6900元,且实行与去年纯收入递增比例为13.8%。同时排查出是否有脱贫致贫人口、边缘户、易致贫人口、易返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由于工作队员努力的结果,无一例防返贫监测户对象。定期不定期动态1022户是否有住进危房,实行清零行动做到危房无人住,住房无危房的工作准则。687人脱贫户在外务工情况,做到务工实、信息准、国网数据精的三一致务工人员信息工作。
(三)三个驻点村154户脱贫户全年不少于开展两轮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政策清单的政策要求,特别是“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有效保障体系要求对脱贫人口进行十大类对号对策。以脱贫户为单元,以产业扶持、门口务工就业、教育帮扶、医疗保险、金融扶持、农村危房改造、兜底政策、新农村发展、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进行调查结果。以一户一策、一户一帮扶,落实政策清单防止监测户出现和防止脱贫致贫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做到了建强基层党组,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服务的驻村工作理念。抓紧抓实两个环节,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利用好村两委干部党员与驻村工作队伍,做实三农工作,有力推进“三农”历史性转移工作。
(四)驻村实事落实情况。
抓好中伙铺镇董家岭村十件事实落实。一是全年驻村单位投入资金和物资消费扶贫等,共投入193500元。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发展,生态农业有保障。四、五组当家塘清淤打驳20万元。三是十七组农村道路改造800米,67万元资金投入。四是化肥种子投入4万元。五是十三组33户和33个自然村装电信光纤网络规范入户,建战辅线入户40万元改造,投资千万家网络工程。六是购买村庄环境治理垃圾桶100个;一处晒谷场硬化。七是自来水管护,5个组整改加压工作。八是产业发展,就业农民致富投资,300万元开发建设,150亩吊瓜基地,6户9人务工,基地就业50户350人,实行灵活就业,强增脱贫户稳定性,提升脱贫成果,秉承乡村振兴工作。九是完善了文化产业发展,丰富农村文化阵地,新建董家岭10组文化广场,投入资金13万元。十是消费扶贫3万元,解决农副产品滞留损耗,提高产品收益。2022年,村级经济及农民收入达到了全村富民的要求。
中伙铺镇洪水铺村驻村工作队密切联系群众,打牢帮扶基础。一是搞好村情民意调研。驻洪水铺村后,工作队员集中利用最短时间与洪水铺村村支两委一道对全村的12个村民组及部分贫困村民家庭进行走访调研,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对全村的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及基础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考察。二是组织村干部对洪水铺村种植和养殖户进行座谈,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发展思路和经营情况。三是积极开展遍访活动,确保扶贫精准,到贫困户家中开展了两轮遍访活动,了解其基本情况、贫困原因、脱贫思路,并精准制定扶贫对策。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了驻村帮扶计划,认真撰写工作台账和民情日记。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争取资金四十余万修建文化活动广场。积极配合村两委到上级部门跑项目,为村级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神山镇洪岭村驻村工作队紧密配合洪岭村“两委”班子,在确保脱贫人口收入稳步上升和有序加强乡村治理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一是产业方面,入春以来,通过该我们对年初51户脱贫户遍户摸排,了解掌握脱贫户今年产业发展计划信息,5月份向政府申报了各项产业奖补17户,33单项,合计奖补金额38500元。二是教育方面,通过摸排全村脱贫人口在校学生共21人,其中高职高专春秋3人,秋季1人,大学本科2人均享受了雨露计划补助,外地就读初中生1人,本市初中3人,小学生12人,均在校正常就读,无一因贫辍学。三是医疗方面,全村51 户脱贫户131人通过自费和政府资助的形式全部参加了城乡医疗保险,对因残、因病失去劳动能力等特殊家庭,分别以低保措施,解决因贫看不起病的难题。四是住房安全及安全饮水方面,通过排查和上级部门鉴定全体脱贫户有安全住房,脱贫户和全村724户全部用上自来水。完成了对全村15个村民小组724户的全面排查。今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向村里拨付了22万元,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解决村北片自来水管改造10万元,拨付抗旱资金2万元,正在为解决水利设施整修和购买垃圾桶筹集10万元,支持该村乡村振兴建设。
五、结合本职工作促进乡村振兴工作落实情况
一是提升农业生产水平。2022年实施恢复耕地整治行动,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通过恢复耕地整治后,全市增加耕地7000余亩。
二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耕地保护实行“党政同责”。将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和乡镇领导的任期目标考核范围”,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三是加强规划源头把控。对涉及占用耕地项目,事前进行充分论证,不符合规划的坚决不予批准。对占用耕地挖湖挖河、建设湿地公园和水利景观、对交通、水利建设项目配套绿化用地的,在初步设计用地预审阶段严格把控,对涉耕项目在建设用地审批前进行踏勘论证,切实加强源头控制。严格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严格设施农用地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及上图入库,坚决遏制农村乱占耕地建房。
四是建立规划管控准入机制,统筹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破坏永久基本农田耕作层。在本次开展的“三区三线”划定工作过程中,我们坚决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优先序,做到对现状耕地应保尽保,确保“数、线、图”一致。本轮实际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与上轮相比增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77万亩。
五是服务乡村振兴建设项目用地,赤壁市2022年1月至今上报批准14个批次1310亩建设用地。其中包括华润百万千瓦新能源基地—车埠芙蓉光伏升压站、中试谷(赤壁)智能无人系统测试基地、咸宁赤壁500千伏输变电站、高新区旺鹭食品等省、市重点项目。
下一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与市直兄弟单位一起,与乡镇党委政府一起,落实乡村振兴工作责任,共同发力,加速赶超乡村振兴工作步伐。持续落实帮扶责任,精准制定帮扶计划,同时扎实推进主业工作,提升村级规划实用性,为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做好用地保障,提前谋划好土地整理项目,充实我市土地指标库,为农村建设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赤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2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