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5年上半年,赤壁市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核心,聚焦招商引资重点工作,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举措,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1至6月份招商引资指标任务完成情况
2025年1-6月,赤壁市招商引资工作在项目签约、注册、开工及资金到位等方面均取得一定进展。亿元以上签约项目达48个,协议引资455.2亿元。其中,工业项目40个,占比83%,凸显了工业项目在招商引资中的主导地位。已注册项目43个,注册率高达89.5%,表明项目落地的前期手续办理较为顺畅。已开工项目33个,开工率68.75%,部分项目已顺利进入建设阶段。已入库项目14个,年度投资64.55亿元,到位资金23.94亿元,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定活力。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聚焦产业链条招商
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赤壁市着力加快“3+3+1”主导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进程。在大健康产业领域,成功招引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达132.7亿元。其中,投资20亿元的万吨合成生物和宠物洗护用品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区域内相关产业的空白,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投资3亿元的时间种子(三期)项目和投资2亿元的旺鹭食品(二期)项目,将进一步扩大企业在本地的生产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招引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81亿元。投资20亿元的雄富光电智能显示面板项目,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投产后将推动本地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化迈进;投资3亿元的德睿电子项目,专注于电子元器件的研发与生产,将为本地电子信息产业链提供重要支撑。
新材料产业也有不错的招商成果,招引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17亿元。投资5亿元的不锈钢阀门粉末冶金项目,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投资3亿元的蓝极光3D打印材料项目和投资3亿元的汇能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项目,紧跟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将为赤壁市新材料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贡献力量。
(二)对接产业集群招商
赤壁市积极融入区域产业发展格局,主动对接武汉汽车产业集群,成功吸引银轮换热器、天瑞汽配、贵明中伸等汽车配件企业落户。为进一步整合资源,规划建设1000亩标准化汽车配件产业园区,该园区将于下半年开工建设。园区建成后,将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汽车配件产业集群,大幅提升赤壁市在汽车配件领域的产业竞争力。
目前,重点跟踪的总投资90亿元追觅科技新能源重卡底盘生产项目(一期投资11.5亿元),若能顺利签约开工,将填补本地新能源重卡底盘生产的空白,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投资2亿元的直驱车载显示屏生产基地项目,有望为汽车电子产业增添新的增长点,这两个项目预计在三季度签约开工。
(三)突出应用场景招商
为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赤壁市加快建设咸宁中试谷·赤壁基地,致力于构建全链条技术创新与测试验证场景,大力发展全域中试产业。该基地的建设,为企业提供了从技术研发到产品测试的一站式服务,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和风险。
6月16日,与武汉大学正式签约共建咸宁低空经济创新研究院,这一合作将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目前,已引进10个低空经济项目签约落地,计划总投资14.8亿元。其中,智能无人船、无人机等项目,将在环境监测、物流运输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智能喷涂机器人、算力中心、卫星数据测控等项目,将推动低空经济与智能制造、大数据等产业深度融合;智慧遥感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学校的落户,将为低空经济产业培养专业人才,为产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注重“楚商回归”招商
赤壁市高度重视“楚商回归”工作,通过强化宣传引导,持续开展“情系赤壁·共谋发展”系列招商活动,营造了浓厚的返乡创业氛围,吸引了一批赤壁籍在外企业家返乡投资兴业。
1-6月,累计引进赤商回归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87亿元,涵盖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东江新能源项目的回归,将推动本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德睿电子项目和叁生万物项目,为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项目的落地,不仅带动了本地就业,还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存在的问题
(一)招商引资精准度有待提升
今年1-6月,各链长积极外出招商,累计外出招商80批次、共计253天,收集有效招商信息234个,重点跟踪项目63个,但仅促成签约项目17个,转化率为26.9%。从数据来看,前期投入了大量的招商精力,但项目实际签约成效并不理想,存在明显差距。这反映出在项目匹配度研判方面,对本地产业发展需求和项目的契合度分析不够深入;在跟踪对接精准性上,缺乏针对性的招商策略和方法,导致招商引资精准度不高,亟须进一步提升。
(二)要素保障存在短板
在土地要素保障方面,部分项目签约后,出现“等地、等厂房”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推进进度,如德睿电子(二期)项目,由于土地和厂房问题,项目建设未能按计划顺利开展。
在重要资源争取上,力度不足。规划建设的金属表面处理产业园,重金属指标至今未争取到位,这使得产业园的建设进度受到阻碍,无法及时为相关企业提供生产场地和配套服务,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三)招商手段方法不多
在高端领域招商和创新方法招商上,赤壁市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当前,高研院等科创平台的招商赋能作用尚未充分释放,未能有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招商优势,吸引更多科技型企业落户。
赤壁产业基金推进相对迟缓,基金的投放方向和支持标准不够明确,对相关产业项目的吸引力不足,未能充分发挥产业基金在招商引资中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抓精准招商,提高项目转化效能
为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率,赤壁市将做足前期工作,外出招商严格做到“四有”,即有目标对象、有土地、有资金、有拍板“权”。围绕“3+3+1”产业链上下游开展招商,优先对接与本地产业链契合度高的项目,明确重点招引项目和企业清单。在招商过程中,优先对接制造类、生产性服务业等工业关联项目,力争将工业项目在入库项目中的占比提高至65%以上,主导产业招引比例提高至85%以上,以此提高项目转化效能。
(二)抓平台招商,激活多元招商动能
充分发挥高研院等科创平台的作用,建立“平台+项目”联动招商模式,推动平台科研成果与招商项目需求精准对接,吸引更多科技型项目落地。加快赤壁产业基金的运作进度,明确基金的投放方向和支持标准,确保年底前完成首批产业项目投资对接。同时,加大对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保障力度,为低空经济项目提供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激活多元招商动能。
(三)抓要素保障,提升项目服务质效
强化土地要素储备,计划全年完成供地1000亩以上,并根据产业规划将土地精准分配到新材料、大健康、光电子信息等各产业园区,保障项目的用地需求。加快金属表面处理产业园重金属指标申报进度,力争年内完成指标争取,推动产业园早日建成并投入使用。
做实做优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随叫随到”响应机制,确保企业的诉求能够得到快速处理。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项目服务质效,增强企业在赤壁市投资兴业的信心和满意度。
总之,2025年上半年赤壁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下半年的工作中,赤壁市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将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水平,为赤壁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赤壁市招商和投资促进中心
2025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