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赤壁市医疗保障局 返回赤壁政府首页

深化三级医保经办体系建设 推进医保服务下沉

发布时间:2023-01-30打印文章

随着医保改革发展进入新时代,参保群众对医疗保障服务质效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赤壁市医疗保障局立足民生需求,逐步建立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经办服务网络,通过业务事项、信息系统、业务指导“三下沉”,结合打造优良营商环境,以“全国医疗保障基层服务示范点”创建工作为契机,在行风建设和服务管理上狠下功夫,夯实经办队伍基础,增强基层服务支撑,以经办服务建设促进行风建设做细走深,打造赤壁高品质医保公共服务品牌。

一、横到边、纵到底,实现三级经办网络全覆盖

充分发挥乡镇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基层公共服务点位作用,在市、乡镇两级经办网络的基础上,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以行政村(社区)为基本单位,缩小服务半径,在赤壁市186个行政村(社区)设立医疗保障服务网点,每个网点均配备一名专(兼)职网格员,开展辖区内日常的医保经办服务,着力打造“15分钟服务半径”。市民可就近选择所在村(社区)的医疗保障服务网点办理医保业务,如遇到无法即时办结事项,则由行政村(社区)医疗保障服务网点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好“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相关制度引导市民提交相关办理资料并进行初审,然后按时将相关资料报送至乡镇医疗保障服务中心,有效破解“办事难、办事繁、办事慢”问题,极大满足参保群众各项业务需求,实现医保公共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

二、强赋能、定规范,着力增强基层服务支撑力

(一)深化基层赋能,延伸经办触角。“成熟一批、放权一批”为原则,采用分批、分步方式有次序推动职能下放。医疗保障职能深化扩权赋能到各乡镇(街道)、各村(社区),把参保人员个人账户一次性支取、门诊住院报销等20项经办业务下沉至镇(街道)医疗保障服务中心办理,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城乡居民参保信息变更登记等高频业务下沉至村(社区)办理,对专业性和技术性强,或需要系统支持等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无法承接的事项,待时机条件成熟再行下放。

)梳理业务清单,制定经办标准。一是按照《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印发全国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的通知》(医保发〔2020〕18号)文件要求,对我市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按照“六统一”原则,对医保经办事项的事项名称、事项编码、办理材料、办理时限、办理环节、设定依据等进行全面规范统一。二是“办件材料再精简”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流程环节,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时限,28项医保经办事项时限缩短均超60%,15项经办业务可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

三、抓培训、促提升,推动经办服务优化再提档

加强经办队伍建设,推进“学研用”一体化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结合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基层经办服务能力建设,开展全员化、全岗化业务培训,通过集中培训、实操一对一传帮带多种方式做到理论与实践两手抓打造与新时代医疗保障公共服务要求相适应的专业服务队伍。医保经办工作人员素质不断提升,经办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窗口经办服务效能不断提高

(二)深化定点机构培训,实现医保政策“零距离”。一是安排稽核业务骨干深入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集中培训,将相关政策精准阐述传导给各定点医疗机构。二是结合工作实际,将新出台的医保政策文件及湖北省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定点零售药店服务协议等医保政策进行归纳总结,对两定机构集中开展政策培训,帮助定点机构准确把握新政策、新方向,夯实基层医保服务建设基础。

基层经办服务工作已逐渐成为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枢纽,其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政府形象。赤壁市医疗保障局将继续坚持党对医疗保障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提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的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从群众感受出发,深化行风建设不断提升医疗保障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奋力推动医疗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

附件:
分享到:
./t20230130_2943364_xz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