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四号)
赤壁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四号)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一
赤壁市人民政府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根据赤壁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1]3016个,从业人员14475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98.0%和1.7%。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21.0%,零售业占79.0%。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25.6%,零售业占74.4%(详见表4-1)。
表4-1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全市 | 3016 | 14475 |
批发业 | 633 | 3702 |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 77 | 414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 70 | 384 |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 64 | 372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 11 | 86 |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 6 | 136 |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 263 | 1386 |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 76 | 417 |
贸易经纪与代理 | NA[注] | 11 |
其他批发业 | 63 | 496 |
零售业 | 2383 | 10773 |
综合零售 | 992 | 4405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 276 | 1171 |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 252 | 881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 112 | 592 |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 78 | 667 |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 | 107 | 516 |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 115 | 617 |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 207 | 983 |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 244 | 941 |
注:企业法人单位数中NA表示数值小于等于3。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7.4%,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1%,外商投资企业占0.03%。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8.8%,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1%,外商投资企业占0.02%(详见表4-2)。
表4-2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全市 | 3016 | 14475 |
内资企业 | 2937 | 14300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4 | 16 |
其他统计类别 | 74 | 156 |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69093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4.4%;负债合计312308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13.5%。
2023年,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58928万元,比2018年增长13.8%(详见表4-3)。
表4-3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
全市 | 569093 | 312308 | 1858928 |
批发业 | 305261 | 199380 | 1176898 |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 9465 | 1087 | 43841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 11685 | 3240 | 53525 |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 5911 | 1040 | 45760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 39223 | 36653 | 13330 |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 19982 | 16732 | 36384 |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 126068 | 71481 | 490382 |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 78976 | 63966 | 152022 |
贸易经纪与代理 | 66 | 3 | 1128 |
其他批发业 | 13885 | 5179 | 340526 |
零售业 | 263832 | 112929 | 682030 |
综合零售 | 57670 | 12173 | 293933 |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 68077 | 46238 | 68057 |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 16416 | 3358 | 64440 |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 14076 | 3888 | 33817 |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 19942 | 10544 | 25177 |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 | 23705 | 13091 | 30694 |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 25156 | 16306 | 38619 |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 24377 | 5386 | 61371 |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 14414 | 1945 | 65923 |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271个,从业人员4098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6.3%和-8.1%(详见表4-4)。
表4-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全市 | 271 | 4098 |
道路运输业 | 203 | 3136 |
水上运输业 | 5 | 115 |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 21 | 193 |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 32 | 499 |
邮政业 | 10 | 155 |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3%,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4%。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5.6%,港澳台投资企业占4.4%(详见表4-5)。
表4-5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全市 | 271 | 4098 |
内资企业 | 269 | 3917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NA[注] | 181 |
其他统计类别 | NA | 0 |
注:企业法人单位数中NA表示数值小于等于3。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08138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21.2%;负债合计145596万元,比2018年末下降4.9%。
202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17844万元,比2018年增长235.9%(详见表4-6)。
表4-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
全市 | 308138 | 145596 | 617844 |
道路运输业 | 151785 | 63078 | 116650 |
水上运输业 | 8519 | 5189 | 5801 |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 55272 | 10688 | 468922 |
装卸搬运和仓储业 | 91660 | 66408 | 22135 |
邮政业 | 902 | 233 | 4336 |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173个,从业人员1771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80.2%和4.6%。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占25.4%,餐饮业占74.6%。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38.5%,餐饮业占74.6%(详见表4-7)。
表4-7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全市 | 173 | 1771 |
住宿业 | 44 | 681 |
旅游饭店 | 15 | 386 |
一般旅馆 | 27 | 276 |
露营地服务,其他住宿业 | NA[注] | 19 |
餐饮业 | 129 | 1090 |
正餐服务 | 122 | 1026 |
快餐服务,饮料及冷饮服务 | NA | 7 |
其他餐饮业 | 5 | 57 |
注:企业法人单位数中NA表示数值小于等于3。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4%。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9%(详见表4-8)。
表4-8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全市 | 173 | 1771 |
内资企业 | 172 | 1769 |
其他统计类别 | NA[注] | 2 |
注:企业法人单位数中NA表示数值小于等于3。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9884万元,比2018年末下降15.0%;负债合计37892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72.1%。
2023年,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329万元,比2018年下降2.6%(详见表4-9)。
表4-9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
全市 | 59884 | 37892 | 38329 |
住宿业 | 47117 | 34579 | 13540 |
旅游饭店 | 40489 | 30791 | 7883 |
一般旅馆 | 5733 | 2957 | 5245 |
其他住宿业 | 894 | 830 | 294 |
餐饮业 | 12767 | 3314 | 24789 |
正餐服务 | 11282 | 3066 | 22419 |
饮料及冷饮服务 | 36 | 11 | 132 |
其他餐饮业 | 1448 | 236 | 2179 |
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410个,从业人员1657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1.3%和-15.9%(详见表4-10)。
表4-10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全市 | 410 | 1657 |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 9 | 37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 218 | 813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183 | 807 |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0%。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0%。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3532万元,比2018年末下降2.5%;负债合计5833万元,比2018年末下降40.3%。
2023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计122751万元,比2018年增长38.1%(详见表4-11)。
表4-11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
全市 | 53532 | 5833 | 122751 |
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 | 450 | 69 | 1620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 10562 | 3115 | 83136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42520 | 2649 | 37994 |
五、房地产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304个,比2018年末下降7.9%。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97个,物业管理企业124个,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72个,分别比2018年末下降26.5%、增长9.8%和7.5%。
2023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3880人,比2018年末下降7.5%。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968人,比2018年末下降22.6%;物业管理企业1435人,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417人,分别比2018年末下降29.3%和2.8%(详见表4-12)。
表4-12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全市 | 304 | 3880 |
房地产开发经营 | 97 | 1968 |
物业管理 | 124 | 1435 |
房地产中介服务 | 72 | 417 |
房地产租赁经营 | 9 | 54 |
其他房地产业 | NA[注] | 6 |
注:企业法人单位数中NA表示数值小于等于3。
在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100.0%。
在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100.0%。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574086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5.0%。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550976万元,物业管理企业7701万元,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5831万元,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6.5%、下降53.6%和67.8%。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267924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23.7%。
2023年,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71456万元,比2018年下降30.6%(详见表4-13)。
表4-13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
全市 | 1574086 | 1267924 | 371456 |
房地产开发经营 | 1550976 | 1261871 | 319001 |
物业管理 | 7701 | 1558 | 34644 |
房地产中介服务 | 5831 | 889 | 15509 |
房地产租赁经营 | 1750 | 1366 | 2242 |
其他房地产业 | 7829 | 2240 | 61 |
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083个,从业人员17341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13.1%和218.8%。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租赁业占12.7%,商务服务业占87.3%。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租赁业占4.3%,商务服务业占95.8%(详见表4-14)。
表4-1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全市 | 1083 | 17341 |
租赁业 | 138 | 737 |
商务服务业 | 945 | 16604 |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2%,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2%,外商投资企业占0.3%。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9%,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03%,外商投资企业占0.1%(详见表4-15)。
表4-15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
全市 | 1083 | 17341 |
内资企业 | 1074 | 17319 |
港澳台投资企业 | NA[注] | 5 |
外商投资企业 | NA | 14 |
其他统计类别 | 4 | 3 |
注:企业法人单位数中NA表示数值小于等于3。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027510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1393.5%。其中,租赁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8342万元,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009168万元,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70.5%和1467.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201564万元,比2018年末增长2774.4%。
2023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19363万元,比2018年增长151.4%(详见表4-16)。
表4-1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资产总计 (万元) | 负债合计 (万元) | 营业收入 (万元) | |
全市 | 3027510 | 1201564 | 719363 |
租赁业 | 18342 | 3853 | 63673 |
商务服务业 | 3009168 | 1197711 | 655690 |
注:
[1]本公报中的企业法人单位,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注释:
[1]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确定,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他统计类别。
[2]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为保证数据精确度,个别数据保留2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