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赤壁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65号提案的答复
龙雁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赤壁青砖茶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围绕省“茶十条”要求,聚焦“种、产、管、品”全链条全过程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赤壁青砖茶突破行动,制定《赤壁市茶产业链2024年工作要点》,出台新一轮《关于加快推进赤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办法》。2024年全市茶园面积达16.5万亩,上半年茶叶产量4.82万吨(其中砖茶4.33万吨,绿茶红茶0.48万吨,其他茶0.01万吨),产值 33.69亿元,全产业链产值 90亿元,产量同比增长 8.3 %,产值同比增长 5.9%。全市茶叶种植企业114家,精深加工企业28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构建“茶农+合作社+茶企+服务组织+村集体”利益共同体,带动就业人数7万人,让6000多户茶农增收。
一、针对建议(一)指导茶农精准施肥、施药,做好生物防控,对生物防控茶园实施补贴办法方面:一是大力推广标准茶园示范建设,应用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茶园生态优化、茶叶农机农艺融合等先进适用技术,今年实施绿色防控2.5万亩,全市茶园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41%;二是开展茶园肥药效果试验3个,制定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措施4条,编制《茶叶生产指导意见》3期,印发技术资料1000余份;三是举办了1期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培训茶叶主体50人次以上;四是推广地膜覆盖技术,上半年茶园应用地膜覆盖技术5000余亩;五是新发布的茶产业奖补政策已明确开展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且产品农残达欧盟标准的经营主体茶园,每年每亩奖补100元。
二、针对建议(二)会同市茶产业发展集团,制定切实可行的赤壁原产地老青茶原料收购计划,收购等级办法和价格体系,鼓励茶农生产高档次的老青茶原料,茶农、茶企双受益方面:一是指导茶发集团按照“茶十条”工作要求,以“三品一标”为重要抓手开展产业升级各项工作,明确了“一体两翼三支撑”的业务布局,主导并统一全市原料质量、等级及收购。二是积极宣传惠农政策,鼓励茶农种好茶、茶企产好茶,不断推动赤壁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组织国内专家和我市茶企召开了赤壁青砖茶实物标准样品专家评审会,对不同等级的原料茶进行了评审,选出适制赤壁青砖茶标准样的骨干茶、调剂茶,为我市生产高标准、高质量的赤壁青砖茶提供依据和基础。四是联合茶产业链工作专班、茶叶协会、茶发集团召开了赤壁青砖茶市场网店价格整顿会商会,制定了《赤壁市茶叶协会行业行为规范》《质量价格公约》《赤壁青砖茶各茶企产品全国统一零售价格》,进一步压实了企业质量安全责任,完善了行业质量体系。
三、针对建议(三)实行精细化管理,确保每个单个产品的质量,守住质量安全这条红线方面:一是常态地组织公益性服务人员开展安全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宣传相关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压实经营主体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二是启动了茶产品“批批检”措施,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溯源体系,确保每一杯都是放心茶。上半年完成35批次产品检测,检测合格率100%。三是修订完善《赤壁青砖茶茶艺技术规程》,制定《赤壁青砖茶年份茶品质评定规范》,拓展细分赤壁青砖茶104项系列标准,涵盖种植、加工、包装、仓储、物流、销售等全环节。四是做实茶叶协会,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推进并督促全市茶叶种植、加工企业执行应用赤壁青砖茶系列标准。
四、针对建议(四)改善老青茶原料发酵环境方面:一是大力推进我市茶企技改升级,今年上半年,我市茶企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已新建标准化、专业化原料晒场4个,新改扩建现代化初制加工车间5个,引进全自动智能化加工生产线1条,全市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装备应用率提高20%;二是支持我市龙头企业茶发集团完成数字陈化仓建设,较传统发酵时间缩短2/3,在保证同等口感和品质的基础上,降低原料仓储成本6000元/吨。
五、针对建议(五)把每款青砖茶产品做成经典,做成精品,为市场销售做好背书方面:一是支持本市茶叶科研单位与各专业院校机构联合科技攻关,为茶叶企业解决关键性技术难题,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二是支持本市茶企大力吸引并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强化人才体系的建设;三是组织并鼓励企业参加各类赛事推荐活动,为我市青砖茶创新产品赢得了荣誉背书。2023年我市赤壁青砖茶产品在第二届楚茶杯斗茶大赛中,获得“特别金奖”、2金2银的好成绩;在第十三届国际武林斗茶大赛中,斩获“茶王奖”1个、“特别金奖”2个、金奖2个,15个产品取得“特等茗茶奖”。
六、针对建议(六)建立样板市场进行推广,尤其是武汉省会市场方面:我局坚持“稳边销、抢内销、拓外销”战略,稳步提升赤壁青砖茶在全国黑茶市场占有率,大力支持互联网等线上新零售,线上线下结合,积极布局“城市走廊”为主的市场营销体系。目前,赤壁青砖茶在黑茶市场占有率达到21%,同比提升3%。针对省内市场,设跨国销售公司2家,与20多个国家地区及省市开展交流合作,上半年签订境外销售合同600万美元,目前已经支付80万美元定金,年内赤壁青砖茶出口销售有望突破3000万美元。加快新茶饮市场布局,全省开设新式青砖茶奶茶店32家。市茶发集团正在搭建赤壁青砖茶供应链平台,包括线上销售平台和线下“国际黑茶交易市场”,建设集初加工中心、原料仓库中心、科创研发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品茶体验中心、交易物流中心为一体的茶叶市场,同时筹建专业营销公司;在武汉成立销售公司,利用武汉现有销售门店、新茶饮店、楚茶国际门店为销售平台,组织近10名销售人员的团队,8月份已销售青砖茶20余万元;与深圳茶小开公司合作开发的青砖茶饮料进入到中石化湖北公司易捷平台1800家易捷店,到8月份已销售近800万元;与华视集团、红鼎豆捞公司合作,开发青砖茶火锅进入到该公司供应链营销平台;与福州市帮利公司合作开发青砖茶新茶饮,进入新茶饮原料供应链平台;与武大开展校地合作,筹备在武大开设青砖茶体验馆、开通研学班专车;大德和茶业正在与湖北人人大经贸公司合作,利用该公司400余家经销商和电商平台共同推介销售赤壁青砖茶。创新与省内茶叶主产区合作模式,在合作区建立复制赤壁青砖茶毛茶初制加工联营示范点,共建联营茶园12万亩,收购夏秋茶原料,年收购优质原料1万吨以上。今年新增经营主体5家,涉茶投资近亿元。其次,我市被湖北省茶叶协会认定授权使用“楚天好”茶的企业达5家,成功进驻楚天好茶品牌中心宣传推介,为开拓推广武汉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赢得了新的机遇。
赤壁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