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赤壁市农业农村局 返回赤壁政府首页

2025-2026年度赤壁市油菜全生育期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5-10-11打印文章

一、防控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控策略,综合运用农业、生物、化学等各类防控措施,突出油菜主要病虫害,抓住防治关键时期,合理施用药剂,推广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施药器械开展油菜统防统治“一促四防”工作

二、防控对象

以油菜菌核病、霜霉病、蚜虫为主,兼顾苗期菜青虫等。

三、防控技术

(一)播种期

1. 选种优良品种。选种耐密、高产、抗倒、抗病的优质高效油菜品种,如华油杂50、大地199圣光50、华油杂2118、中油306、金油杂9号中油杂633等。

2. 实行轮作。建议实行水旱轮作,利用稻田淹水促进菌核腐烂,减少田间菌核数量,同时减少霜霉病的菌源量,减轻油菜病害的发生程度。

3. 土壤处理。结合深翻和种肥同播技术,选用盾壳霉、木霉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对土壤进行处理,减少田间菌核数量。

4. 种子处理。选用相应的种衣剂或种子处理剂,按照标签说明对油菜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减轻苗期病虫为害。防治病害可选用多粘类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防治苗期虫害可选用噻虫嗪等。包衣或拌种时需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操作。拌种时可添加植物疫苗等,促进发芽,增强植株抗逆性。

5. 加强田间管理。要深耕深翻,清洁田园,铲除田地周边杂草,清除残株败叶;合理密植,深沟高畦栽培,清沟排渍;科学施肥,增强抗(耐)病能力和抗逆性。

(二)苗期至蕾薹期

重点防治蚜虫菜青虫、霜霉病菌核病等,关口前移,压低花角期病虫发生基数。对百株蚜量达到500头的田块及时进行防治,药剂可选用噻虫嗪、溴氰菊酯等。菜青虫每株有幼虫1~2头或叶片受害率达10%~15%时采取化学防治,常用药剂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茚虫威、虫螨腈、多杀霉素等。蕾薹期田间明显可见茎基部感染菌核病时也应及时进行防治,药液要求能够接触到油菜植株茎基部和地表土壤,杀灭土壤中已经萌发的菌丝和形成的子囊盘,药剂可选用氟唑菌酰羟胺、咪鲜胺等。霜霉病病株率达20%的田块,可选用戊唑醇·咪鲜胺、肟菌酯·戊唑醇等喷雾。同时,可喷施植物疫苗、新美洲星、氨基酸水溶肥等增强油菜抗逆抗病虫能力。

)花期至角果期

重点防治菌核病,兼治蚜虫。在油菜开花始盛期选择相应药剂预防菌核病,盛花期选择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进行第二次预防。生物农药可选用植物疫苗、木霉菌、芽孢杆菌等,化学农药可选用肟菌酯·戊唑醇、氟唑菌酰羟胺、咪鲜胺、啶酰菌胺、丙硫菌唑、异菌·氟啶胺、菌核净等。

用药时可添加磷酸二氢钾、速效硼、新美洲星等,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达到“一促四防”效果。百株蚜虫量达到 500 头时选用溴氰菊酯等药剂防治,兼治其他害虫。利用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植保器械开展统防统治,提高防控效率。

角果期重点防治蚜虫。当田间有蚜枝率达到10%以上时施药防治可选用吡蚜酮、吡虫啉、噻虫嗪等药剂进行防治。

四、注意事项

(一)注意保护蜜蜂。吡虫啉、噻虫嗪等新烟碱类药剂对蜜蜂毒性高,避免花期使用。严格按照产品标签施用,促进油菜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注意科学用药。各类农药要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浓度科学施用,注重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性,保障油菜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

赤壁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2025年10月9日

附件:
分享到:
./t20251011_4080760_xzapp.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