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2017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2018年工作思路
2017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2017年赤壁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科技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抓党建、谋大局、干实事、保平安、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牢牢把握“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努力抓好重点指标、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的落实,科技创新工作态势良好,推进顺利。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全力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1、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成效显著。2017年已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4家,第一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家,其中,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6家(澳森木业、汉都精密锻造、吉利隆文化、三强新型环保、祥源特种布、恒瑞非织造);再认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霍尔科技、赛飞摩擦、鄂南起重);第二批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4家(赵李桥茶厂、合力铸造、源盛农产品、双利科技),再认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家(星聚印刷)。近日,高企认定结果已公示,2017年我市获得省科技厅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了9家,新申报认定6家(澳森木业、汉都精密锻造、三强新型环保、赵李桥茶厂、祥源特种布、恒瑞非织造),再次认定3家(霍尔科技、赛飞摩擦、鄂南起重)。截至目前,我市高新企业已达到27家。
2、科技型企业培育有新气象。截至目前,我市新增科技创业企业已完成20家,分别为湖北莼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鼎芯科技有限公司、赤壁市陆辉新能源有限公司、湖北聚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柏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湖北隆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赤壁市英迪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楚清渔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赤壁市星星精密铸造厂、赤壁市乾泰恒兄弟茶叶有限公司、赤壁市银顺科技有限公司、赤壁市盛华机械有限公司、湖北亿高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湖北隆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赤壁颐居美丽乡村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安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中美百翰医疗产品(湖北)有限公司、共同科技(赤壁)有限公司、赤壁市菱威液压机械加工部、深圳市威警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赤壁分公司。
3、高新技术产品登记有新成效。通过摸底调研,组织召开了全市高新技术产品登记备案申报督办会,完成了2017年第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登记备案工作,上报高新技术产品2个,分别是湖北三盛刀据有限公司申报的硬质合金带锯条和湖北赤壁赵李桥茶业有限公司申报的赵李桥青砖茶;湖北三盛刀据有限公司申报的硬质合金带锯条成功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第二批组织高新技术产品登记备案申报,上报高新技术产品6个,分别是:赤壁乾泰恒兄弟茶业有限公司申报的米砖茶(1000g)片、赤壁市永盛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申报的高耐磨砻谷胶辊、赤壁市永盛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申报的低辐射中空玻璃、湖北亿高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申报的摩链428H链条、深圳市威警消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赤壁分公司申报的悬挂式干粉灭火装置、湖北嘉一三维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JOYE4035熔融沉积成型3D打印机。第二批认定3个,总数已达到77个。
4、科技创新成果有新成绩。组织对2016年全市科技创新奖励项目进行了征集、审核、汇总工作。征集受理了高新(工业)领域创新项目96个,分别是8家高新技术企业、2个高新技术产品,15家授权专利企业(3项发明专利及48项实用新型专利)进行征集核实,合计奖励金额95.1万元,已在4月份已全部奖励到位。
5、科技项目管理有新成效。一是2017年我市共组织申报上级科技计划项目2个,分别是组织嘉一三维高科与武汉大学口腔医院联合向科技部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增材制造与激光制造”专项项目和组织申报“鳖虾鱼稻生态种养技术示范与推广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目前农转资金项目已获得立项支持;二是组织开展了2014-2017年省级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蒲圻起重、人和建材)、省级科技支撑计划(赛因化工、晨力纸业、人福药辅)结题验收材料上报工作;三是积极指导企向省科技厅申报2017年湖北省企业研发费用后补助项目,赤壁市2家企业湖北赛因化工有限公司和湖北嘉一三维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省补助金额31万元;四是组织开展2017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工作,征集市级项目40个,工业领域19个,社发领域12个,农业领域9个;五是开展了技术需求调研摸底工作,征集企业科技创新遇到的技术难题16项,技术需求小视频13个,为切实解决企业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需求和技术难题;六是布置下发了开发区科技创新专项考评工作,指导企业培育科技创新的新项目,部署了2017年省级项目申报工作;七是完成了咸宁市智能机电产业联盟第一届联盟成员调查工作。八是湖北华舟重工为龙头,正在积极指导创建国家级应急装备产业基地,目前已成立应急装备产业联盟。九是继续加强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建设。
6、科技成果大转化跨上新台阶。今年咸宁市下达转化科技成果数量是11个。目前我市引进转化科技成果11项,工业类科技成果转化9项,其中农业类科技成果2项,分别是湖北嘉一三维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武汉理工大学所转化一种自助3D打印系统项目;湖北嘉一三维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武汉理工大学所转化个性化植入假体设计与分析关键技术研发;湖北嘉一三维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武汉理工大学所转化个性化3D打印手术导板设计与分析关键技术研发;湖北人福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从华中师范大学所转化植物空心胶囊及植物多糖类药用辅料的开发;湖北科亿华科技有限公司从湖北工业大学所转化可食用膜产业化研究项目;湖北科亿华科技有限公司从湖北工业大学所转化所转化耐水可食用印刷油墨产业化研究项目;湖北科亿华科技有限公司从湖北工业大学所转化喷墨印刷用可食用油墨产业化研究项目;湖北元一科技生物有限公司从湖北大学所转化葛根中葛根总黄酮的撮合葛根素的提取项目;湖北元一科技生物有限公司从湖北大学所转化省级校企共建植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乾泰恒兄弟茶业有限公司从台湾东方设计学院所转化企业品牌系统性研究;赵李桥茶厂从安徽农业大学所转化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青砖茶研发;转化金额133万元。
二、全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强力推进知识产权建设与保护
目前,我市专利申请总量361件,其中发明133件;实用新型123件,外观设计105件;授权142件;其中发明13件;实用新型43件;外观设计86件,征订中国知识产权报20份,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1、积极申报知识产权项目
一是积极组织并推荐湖北人福药用辅料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了湖北省知识产权管理项目,进一步推进了企业知识产权体系及标准化建设的步伐;二是10月份,赤壁市湖北科亿华科技有限公司“可食性油墨开发与产业化”获批湖北省2017年度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并获得省知识产权局15万元项目资金支持;
2、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市创建工作
我局依照湖北省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创建方案及相关要求,积极完善和总结两年间试点城市建设期间的工作,五月份已通过合格验收获批为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市。下一步我们将把创建国家强县工程试点市作为契机和目标,并积极组织申报。
3、积极推进中小学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
经由我局与教育局联合推荐,赤壁市实验中学成功申报湖北省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学校并获得省知识产权局、省教育厅联合认定,这是赤壁市中小学首次获得此类殊荣。
4、大力推进企业知识产示范建设工程
今年,我市武汉金牌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赤壁市蒲圻起重运有限公司、湖北嘉一三维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成功申报并获得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建设企业、优势企业的称号,并分获3万元资金支持。
5、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宣传执法
5月,赤壁市2017年科技活动周暨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在人民广场举行,活动现场共展出科技知识展板100余块,展示专利产品50余件,发放《中国知识产权报》《专利法》、《湖北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各类宣传资料3000余份,接受群众各类科技咨询达500余人次。先后到百姓大药房、家联购物广场、邮政书店等经营场所开展专利行政执法检查,共检查商品100余件,对有专利标识的40余件商品进行了详细登记。
6、有效开展科技成果登记工作
今年,我市共鉴定登记科技成果数量9项,分别为湖北帅力化工有限公司的脚踏升降导爆索多用手推运输车、三锁定绕线轮装置;湖北金兰特种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的缩小爆炸焊接起爆点的新型药包、一种爆炸焊接布药用推药小车、一种爆炸焊接支撑装置及应用;一种爆炸焊接快速布药装置;湖北蒲旗特种起重机械有限公司的一种吊笼平衡装置;湖北赛因化工有限公司的一种高稀土含量原位晶化催化剂的超稳化处理方法;湖北嘉一三维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的医学图像重建系统V1.0,较好的完成了全年预期目标。
三、加快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科技体制改革工作作为全市24项专项改革之一,科技局重视此项工作,按照要求及时成立了以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万晓明为组长、副局长李大海、余六秀为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改革专班,制定改革工作方案各成员单位合力完成此项改革任务。
“双创”平台有新跨越。一是加强赤壁绿购电商科技孵化产业园建设,正在培育创建为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二是培育指导英迪国际科技创新创业、蒲纺工业园分别创建省级科技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三是已组织申报华云电商智慧物流孵化园同步申报咸宁市级、省级科技孵化器,组织羊楼洞茶旅创客科技孵化器申报咸宁市级孵化器,目前省厅已评审完毕,近期将会公示,华云电商智慧物流孵化园有望成功认定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四是组织开展了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地复查工作,湖北人福药辅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湖北省复合药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获得省级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同时,也是今年咸宁市唯一一家获得认定的企业;五是已组织赵李桥茶厂申报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工作,省厅评审工作已完毕,近期将会公示,有望成功认定为湖北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培育指导嘉一三维高科申报2018年创建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工作;六是已组织申报宇声环保申报咸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七是积极指导赤壁绿购电商基地申报2017年湖北省人才创新创业平台项目申报工作;八是培育指导推荐我市嘉一高科参加科技部举办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为推进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聚集和整合创新创业资源,搭建服务创新创业平台;九是组织申报2017年省级自主创业战略团队项目,指导我市楚清光渔耕农业科技公司申报的“智能渔耕系统共享农场的产业化“项目;十是加强省级高新区建设,联同咸宁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区,今年2月13日咸宁高新区一区四园(赤壁高新园区)成功荣升获批为国家高新区。近年来培育市级科技创新平台22个,校企共建研发中心6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市级产业研究院1家。认定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家。
四、着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培植科技创新新动能
1、落实赤壁市污水处理行动项目。我局积极响应并落实赤壁市污水处理行动方案,委托湖北嘉水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乡村污水新技术应用示范点,工程共投入35万元,由该公司与农庄合作共建,其中农庄投入9万元,公司投入26万元,从去年11月至今年四月竣工并运行,水质经国家水质检测中心检测,各项指标均合格,下一步我们将此项就成本可复制可推广技术向社会推广应用。
2、成功签约牛樟芝生物科技产业园项目。11月27日上午,上海台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牛樟芝生物科技孵化产业园与赤壁市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书。上海自贸区牛樟芝国际贸易中心、上海台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国韵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拟选择湖北丹江口建设牛樟芝生物科技产业园,牛樟芝作为名贵中草药和保健品之一,是台湾特有的世界六大药用真菌,因富含三萜类及多糖体超越灵芝数倍,具有活化细胞、改善体质、保护肝脏、增强免疫力等功能。项目总投资额5亿元,项目占地面积200亩,建筑10万平方米。销售药品(针剂、滴丸、胶囊等)、食品(酒、茶、咖啡等)、保健品(饮料、露、丸等)、日用品(皂、剂、胶等)、化妆品(面膜、护肤乳、精油等)等系列产品,预计年销售收入元,创税元。
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科技创新工作远未适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生变革的新趋势,创新驱动尚未成为新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科技创新不能真正充分满足我市“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的战略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科技创新持续投入不足。投入强度不够已成为我市科技创新发展的“软肋”,科技投入不足,财政科技投入远不能满足科技发展的需要,多元化科技投入尚未建立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企业主体投入能力欠缺,社会资本投入支持参与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不高,财政投入科技创新力度有限。政府支撑科技创新投入机制有待完善,列入科技局科技事业经费仅58万元。
二是部门联动合力创新不够。科技创新涉及各行各业、方方面面,是一项全市社会性的事业,不能是个别部门单打独斗,而应是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全力推进的工作。由于合力联动不够,导致创新信息不能共享,要素不能聚集,已影响我市创新能力提升,甚至挫伤了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应建立健全“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的科技创新联动机制。
三是科技部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科技局是“科学技术局、知识产权局、地震局”三块牌子一套班子性质的政府行政机构,定有9个行政事业编、内设4个业务职能股室(办公室、科技股、知识产权股、行政审批股)。目前,机关在编在岗只有6人,4个职能股室没有明确负责人,科技局既要履行全市科技创新的管理、服务职能,还要承担“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省信息化示范县市”、“武大研究生赤壁社会实践基地”的创建管理,干部职工数量偏少与承担的工作量大、需求高的形势不相适应,一定程度上制约影响了科技创新工作的正常健康开展。
2018年工作思路
2018年,全市科技系统将围绕完善创新体系、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区域创新能力,努力抓好重点指标、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的落实。
一、2018年科技工作计划
1、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和创新能力建设、加快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推动“双创”的各项政策措施。
2、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围绕智能装备、安全应急、绿色生态、光电子信息、工业机器人、3D打印、新材料、新能源、智慧物流、科技服务业等产业,引导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联合攻关,在重大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实现新突破,加快开发一批新产品,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力争全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0家。
3、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落实国家、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积极探索支持以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为主要业务内容的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机制,重点支持5-10项科技成果在市内转化并产生经济效益,创造新的增长点。
4、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培育和支持企业创建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公共创新平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建立健全产学研协作的技术创新机制,提高创新成果研发转化能力。组织做好省、咸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申报工作,建设支持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咸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校企共建研发中心;二是大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力,开展赤壁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建工作,加强赤壁电商科技创业基地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增强孵化器服务实效。加快发展绿购电子商务、青创会、创业咖啡、微乐服务等创客空间和开放工坊,将其纳入孵化器系列给予支持。力争全市孵化器新增科技创业企业15家以上,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三是健全完善市科技人才库、科技专家库。认真落实科技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高端人才政策,加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典型事迹宣传,扩大其影响力和社会效应,充分激发其科技创新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5、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着力促进知识产权创造,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全市专利申请总量突破400件。加强对知识产权示范建设企业的培育,争创国家级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建设企业。加大宣传力度,通过“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等重要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努力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
6、着力提升震害防御能力。一是切实做好地震信息节点运行维护工作。依据《湖北省市县地震信息节点运行管理办法》,加强系统运维管理,确保地震信息节点的正常运行,充分发挥信息节点在地震应急等方面作用。二是开展防震减灾社会动员。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科技活动周”和“科普日”等重点时段相关宣传活动,提升防震减灾宣传社会关注度。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六进”活动,争取实现防震减灾宣传全覆盖。
7、重点培育科技型企业。力争全市孵化器新增科技创业企业15家以上,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活力。
8、有序推进农业科技工作。依托科技特派员,以小组为单位轮番深入乡镇村组农户进行农技培训、政策宣传。建成20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完成实用技术培训2000人次,培育多种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下一步工作建议
1、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一是对国家、省、咸宁市、赤壁市出台的文件科技创新文件相关政策及时落实。
2、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力度。蒲纺工业园“双创”基地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绿购网孵化场地问题未解决,研究落实基础设施投入资金来源。
3、专利申报工作。尚有一定差距市场,企业申报数量比较平稳,授权量不高。